中秋連假剛過,大家是否吃了許多月餅、蛋黃酥呢?臺灣人的傳統飲食習慣中,過年過節不免吃下應景糕點,但卻不知這些糕點中的澱粉、糖及含油量皆高得嚇人,容易使得血糖、血膽固醇飆高,進而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及代謝性疾病的風險。

長期致力於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的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近日與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共同舉辦「飲食指南與心臟代謝性疾病探討研討會」。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蔡克嵩表示,一般認為各國的飲食指南有助於減少代謝症候群的罹患風險及心血管疾病,由於美國的飲食指南改版,藉此時機基金會也思考臺灣2001年公布的每日飲食指南與國民飲食指標是否需要因應美國公布「2015-2020飲食指南」而調整。

美國新版飲食指南取消對膳食膽固醇的攝取上限,但專家表示仍須注意脂肪肝炎等問題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蕭明熙教授於會中表示,美國新版飲食指南取消對膳食膽固醇的攝取上限,加重限制精緻糖的攝取量。由於許多高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也伴隨著高膽固醇,若依循美國飲食指南建議限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取,膳食膽固醇的攝取量也就自然降低。基金會蔡董事長表示,美國人每天平均的膽固醇攝食量不到300毫克,低於美國前版飲食指南的膳食膽固醇建議攝取上限,反觀我國國民飲食習慣,特別是外食者,蛋類攝取過多,是否比照美國放寬膳食膽固醇攝取量需要再考量。臺大醫學院生化暨分子生物學科呂紹俊副教授補充說明,因為在一般膳食膽固醇攝取範圍內,不會明顯影響血漿總膽固醇濃度,所以目前沒有足夠證據訂定膳食膽固醇的攝取上限,但取消膳食膽固醇的攝取上限並不表示膳食膽固醇不再需要關注。呂副教授進一步指出,近年來研究發現膳食膽固醇的攝取是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脂肪肝炎的重要因子。當攝取過多熱量除了會以三酸甘油酯形式儲存在脂肪組織,肝臟也會開始積累脂肪,而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中有近20-3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會形成脂肪肝炎。過量膽固醇攝取可能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風險,約有10-15%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會轉變為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進而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因此呼籲民眾還是要注意膳食膽固醇的攝取,避免衍生心血管疾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問題。

植物性油炸用油可選擇棕櫚油,不過專家認為還是要儘量減少油炸食品

雖然美國新版飲食指南取消對膳食膽固醇的攝取限量,不過其中仍舊建議要以不飽和脂肪酸取代飽和脂肪酸,以降低血漿中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潘文涵研究員建議民眾用油烹調時,儘量以非熱帶地區產的各種植物油為主,其中最推薦橄欖油拌炒,並建議大家不要多吃油炸食品,油炸食品隱藏油脂很高,是外食重要致胖原因之一;倘若一定要油炸,可選擇較穩定植物性油如棕櫚油、椰子油,潘研究員強調以每週不超過一次,不重複使用炸油為原則。

透過這次研討會的學術交流及熱烈討論,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期望能促使臺灣下一版的每日飲食指南、國民飲食指標更有助於減少代謝症候群罹患風險及心血管疾病。

【關於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

有感於國家醫療支出的增加、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十多位具代表性之醫學、營養、食品科學之專家學者於2003年組成「財團法人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共同投入預防醫學社會教育。以不斷透過廣播、健康講座、研討會、新聞報導、公益廣告、民眾衛教、單張叢書等活動,教育民眾預防慢性病及健康飲食的觀念,受到各方的肯定。更於2006年起,結合產、官、學力量,發起代謝症候群的公益宣導,陸續倡導「腰圍八九十 健康常維持」、「實踐3D健康生活 遠離代謝症候群」觀念,期待全民能透過實踐控制腰圍與三高、健康飲食、多運動之3D健康生活,一同打擊代謝症候群。20108月基金會因推動台灣代謝症候群防治觀念有成,於榮獲國際食品科技聯盟之消費者科學教育全球食品工業獎,為亞洲為一獲此殊榮之單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痞客邦 痞好康 的頭像
    痞客邦 痞好康

    痞客邦 痞好康專區部落格

    痞客邦 痞好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